相关结果有1519个。
文章
|
2024-09-13
2024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院长宋春山教授一行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进行交流访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学术)罗智泉教授、副校长(外事和学生事务)朱世平教授、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教授等对来访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双方围绕教学、科研、学生事务等方面展开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会上,港中大(深圳)副校长(外事和学生事务)朱世平教授首先对港中大理学院的教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朱世平教授强调,港中大“博文约礼”的精神与文化在港中大(深圳)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两所校园的建筑与文化一脉相承。此外,港中大(深圳)秉承港中大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两校携手并进,紧密合作,合力打造“一个品牌,两个校园”。
港中大(深圳)副校长(外事和学生事务)朱世平教授
港中大(深圳)副校长(学术)罗智泉教授在会上提到,我们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机遇,推动和深化两校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上的合作。同时,他期望两校在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时,能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图从左至右为港中大理学院院长宋春山教授、港中大(深圳)副校长(学术)罗智泉教授和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教授
学院交流
港中大理学院院长宋春山教授对此次参访活动的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强调此次访问是增进两院相互了解、促进合作的宝贵机会。随后,宋春山教授介绍了理学院各个专业的概况,并提到了即将合作开展的第三个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双主修”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旨在培养复合型材料人才,利用AI+智能材料应对航天航空、能源效率、环境可持续性等领域的技术挑战。同时,宋教授也表达了对未来两校间更紧密合作的期待,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双方将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性的成果。
港中大理学院院长宋春山教授
随后,港中大理学院邝福儿教授、陈浩然教授、邹军教授、王建方教授、周达诚教授、任尚智教授分别介绍了理学院化学、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地球环境科学、统计等学科的研究方向、科研投入及研究成果,…
文章
|
2024-09-13
2024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信工程理学硕士项目(MSc. CE)2024年录取工作顺利落幕,生源整体质量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通信工程理学硕士项目共收到近五百份申请,经过六个批次的严格入学考核,66位申请人脱颖而出,成为通信工程理学硕士项目2024级新生。
MSc. CE旨在教授学生最前沿的通信技术领域知识,开拓创新思维与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及技能灵活运用于科研和就业等实践领域的能力。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的全日制授课型硕士项目,本项目对申请人的综合素质设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包括申请资格审核和全英文入学测试。入学测试不仅考察申请人的本科学业表现和英语应用能力,还重点评估其在通信工程和基础数学领域的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之外,申请人在面试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也是重要考核标准之一。
申请人画像
回顾本年度招生情况,竞争空前激烈。通信工程理学硕士项目共收到近五百份申请,其中男生占比71.40%,女生占比28.60%。超过八成申请人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国内985/211/双一流高校。同时,申请人还包括来自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的境外顶尖院校,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中外合作办学或其他优秀院校的学子。
(按首字母顺序排列)
超三分之一的申请人在本科学习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和国家/国际级荣誉。近三分之一的申请人具有在大型科技信息相关企业、境内外高校以及顶尖实验室实习或工作的经历。
新生画像
新生概况 MSc. CE Class 2024
历经六个批次的严格选拔,最终脱颖而出的新生中,男生占比71.21%,女生占比28.79%。其中,92.42%的同学毕业于985/ 211/双一流高校、境外顶尖院校(QS排名前200)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约7%的同学毕业于中外合作办学或其他知名院校。
24级新生中,96.97%的同学本科专业为工科背景,其中89.39%的同学具备通信工程、电子信息、…
文章
|
2024-09-12
近日,2024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入选者名单发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钱琦教授成功入选,获得“先锋者”荣誉。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智库,以敏锐的科技洞察力而闻名。其“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Innovators Under 35,简称“TR35”)已连续评选20余届,分为5个授勋类别:远见者、先锋者、发明家、创业家和人文关怀者,成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评价体系之一。
钱琦教授(中)被授予获奖证书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评选表示,开发新型异质结是推动当今量子信息技术的关键挑战。钱琦教授致力于构建新型异质结和超晶格,并研究它们的关键量子机制,为新型量子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钱琦教授分享科研成果
源于:MIT Technology Review 官方网站 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13755
教授简介
钱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材料科学》青年编委。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毕业于普渡大学,师从Michael Manfra教授,随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段镶锋教授。近年来,钱琦教授在新型量子材料与器件、光电功能器件的构筑及输运性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十余篇,包括Nature(2篇),Nature Nanotechnology(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钱琦教授曾获得美国材料研究学会博士后成就奖、加州大学校长博士后奖提名,Lark-Horovitz物理学奖等奖项。
文章
|
2024-09-12
八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4级研究生陆续入学报到。来自全国各地66位优秀的2024级通信工程理学硕士项目新生齐聚神仙湖畔,为理想征程掀开新的篇章。
2024年通信工程硕士项目的迎新活动包括:注册报到、入学指导以及大学开学典礼。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精彩瞬间!
2024级通信工程理学硕士项目新生合影
新生报到
入学指导
报到后,通信工程理学硕士项目2024级入学指导会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教授,执行副院长肖博文教授,副院长(教育)张纵辉教授,助理院长(科研)、通信工程硕士项目主任许杰教授,陈俊挺教授,陈怿教授,院务主任方奕森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他们对2024级通信工程理学硕士项目的同学们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提供了多方面的入学指导和建议。
2024级通信工程理学硕士项目部分新生与许杰教授(中)合影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教授首先对2024级新生表示了最热烈和真诚的欢迎,随后介绍了理工学院的办学宗旨、师资力量以及学院近年来在学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后祝福同学们可以在港中大(深圳)学有所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理工学院院长 唐本忠教授
理工学院执行副院长肖博文教授上台致欢迎辞,并给予了同学们三点建议。首先,希望同学们可以善用大学体育馆资源,加强并保持良好的体力才能更好地助力学习。其次,在课余时间,他建议同学们多参加大学及学院举办的讲座,在拓宽知识领域的同时,还能与众多教授和同学们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同时,肖教授认为除学习本专业以外的新兴科学技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也是极为重要的,这有利于同学们在学业上全方面发展。
理工学院执行副院长 肖博文教授
理工学院副院长(教育)张纵辉教授在对同学们表达完诚挚的欢迎后,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从本科过渡到研究生阶段有较大的跨越,同学们要在个人成长、个人规划方面做努力,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提升终身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更大的获益。
理工学院副院长(教育) 张纵辉教授
理工学院院务主任方奕森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理工学院的概况和特色、重点科研项目、…
文章
|
2024-09-12
秋光为序,逐梦启航。8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项目2024级新生正式入学报到,来自五湖四海的52位新生齐聚神仙湖畔,迎接新的人生征途。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理学硕士项目,英文全称为Executive Master of Science in 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简称EMSc-SCLM)。本专业于2003年正式设立并招生,迄今办学历史已有21年,共有700多位优秀毕业生,以及近百位在读学生。
作为本专业的第20届学生,2024级学生拥有卓越的工作背景与能力。24级学生的平均工作年限为16年,平均年龄38岁,100%的学生都已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88.5%的学生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近50%的学生已担任董事长/CEO/总裁/总经理等企业最高领导决策者。2024级学生优秀的背景履历不仅彰显了他们非凡的专业能力,更展示了他们推动供应链行业发展的卓越领导力。
EMSc-SCLM 2024开学活动包括注册报到、入学指导、迎新晚宴以及大学开学典礼。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开学第一周的精彩瞬间!
EMSc-SCLM 2024级大合影
新生报到
入学仪式
报到当天下午,EMSc-SCLM 2024级入学仪式顺利举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本项目主任蔡小强教授,经管学院副院长、本项目副主任佟世璐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国珍教授,理工学院副院长(教育)张纵辉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动,他们为2024级新生提供了全面的入学指导和建议。
入学仪式现场
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国珍教授为2024级新生致欢迎辞,欢迎同学们选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并对同学们未来的发展寄予了深切的期望,希望大家在港中大(深圳)不仅能汲取知识,更能突破自我,在未来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中取得非凡成就。
研究生院副院长 刘国珍教授
协理副校长、项目主任蔡小强教授介绍了2024级新生基本概况、大学历史以及本项目的发展历程,着重强调了项目优势以及发展前景。希望同学们未来成为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领域的新一代领航者,为行业带来创新与变革,推动其向更加高效、…
活动
|
2024-09-09
Dear All,
You are cordially invited to the 145th seminar of Long Feng Science Forum Seminar Series. It will be delivered by Prof. Zhen-Gang WANG from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2:00 pm on September 9 (Monday). This seminar will discuss "Origin of the Entropic Driving Force in Polyelectrolyte Complex Coacervation".
Seminar Information
Time & Date: 2:00 PM - 3:00 PM on September 9 (Monday), Beijing time
Location: Room 203, West Wing of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Speaker: Prof. Zhen-Gang WANG,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ost: Prof. Qi ZHA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Abstract:
Mixing two solutions of oppositely charged polyelectrolytes under appropriate conditions results in a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into a polymer-rich coacervate phase and a coexisting polymer-poor supernatant phase. This polyelectrolyte complex coacervation (PCC) has received…
文章
|
2024-09-06
悦享青春,理想前行。8月26日,2024级新生正式拉开大学生活的帷幕,来到理工学院咨询交流。理工学院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帮助新生与家长们了解理工学院的学习与生活,包括 “教授面对面”、“科研展示”、“SSE Coffee Corner”等。
初遇理工
新生们方一踏入教学楼D,便能看到学院各领域教授早已等候在SSE Coffee Corner为各位新生及家长答疑解惑。TD一楼的每间教室也化身为各专业的专属“答疑室”,学院的教授们和学长学姐们在咨询处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同时,科研成果展示和RoboMaster战队的介绍,也使新生和家长们对理工学院有了初步的了解。
除此之外。理工学院还特别邀请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张益唐教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教授以及清华大学马雄峰教授进行讲座,带领大家领略科研的魅力。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张益唐教授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教授
清华大学马雄峰教授
理工学院面对面 专业答疑会&选课攻略
8月28日下午,学院为新生们举办了专业答疑会,理工学院执行副院长肖博文教授、院务主任方奕森老师及各领域的教授们为学生和家长们介绍了理工学院的师资力量、专业概况、教学培养模式以及升学就业情况。为了让同学们尽快熟悉课程系统,方老师还分享了为“快乐理工人”量身定制的选课攻略,以便同学们对未来的学习尽快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在答疑环节,线上线下的同学们积极发问,在场的各领域教授也是知无不言。
理工学院开学典礼
8月30日上午,理工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暨“科学与人生之旅”座谈会正式举行。
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教授首先对各位加入理工学院大家庭的同学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许,并祝愿同学们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充实有趣。
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教授致辞
新生代表杨龙同学分享了自己初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感受与英文暑期预备班(EPC)期间的经历,表示自己被理工学院热心的老师同学所打动,希望能与大家一同奋斗,度过精彩的大学时光。
新生代表杨龙发言
…
中大映像
|
2024-09-05
欢迎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数学方向,一起创新无限,解决现实问题!
中大映像
|
2024-09-0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的“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理工学子与院长唐本忠院士的心灵之岸。这一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适应理工学院的生活,探寻学术之真谛,寻觅人生之方向。在这个自由交流的空间里,智慧之花绽放,思维之光熠熠生辉,不仅拉近了院长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为理工学院的发展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自2024年4月起,理工学院将“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搬到线上,让更多的学子能够参与其中,感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的独特魅力。我们期待着与每一位热爱理工、追求真理的你,共同书写青春的华章。
在理工学院一起快乐地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院长面对面。
中大映像
|
2024-09-0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的“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理工学子与院长唐本忠院士的心灵之岸。这一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适应理工学院的生活,探寻学术之真谛,寻觅人生之方向。在这个自由交流的空间里,智慧之花绽放,思维之光熠熠生辉,不仅拉近了院长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为理工学院的发展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自2024年4月起,理工学院将“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搬到线上,让更多的学子能够参与其中,感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的独特魅力。我们期待着与每一位热爱理工、追求真理的你,共同书写青春的华章。
在理工学院一起快乐地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院长面对面。
中大映像
|
2024-09-05
选择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计算机工程方向,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
中大映像
|
2024-09-0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的“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理工学子与院长唐本忠院士的心灵之岸。这一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适应理工学院的生活,探寻学术之真谛,寻觅人生之方向。在这个自由交流的空间里,智慧之花绽放,思维之光熠熠生辉,不仅拉近了院长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为理工学院的发展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自2024年4月起,理工学院将“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搬到线上,让更多的学子能够参与其中,感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的独特魅力。我们期待着与每一位热爱理工、追求真理的你,共同书写青春的华章。
在理工学院一起快乐地学习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院长面对面。
中大映像
|
2024-09-0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的“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理工学子与院长唐本忠院士的心灵之岸。这一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适应理工学院的生活,探寻学术之真谛,寻觅人生之方向。在这个自由交流的空间里,智慧之花绽放,思维之光熠熠生辉,不仅拉近了院长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为理工学院的发展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自2024年4月起,理工学院将“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搬到线上,让更多的学子能够参与其中,感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的独特魅力。我们期待着与每一位热爱理工、追求真理的你,共同书写青春的华章。
在理工学院一起快乐地学习物理学专业!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院长面对面。
中大映像
|
2024-09-05
欢迎选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工程方向,让我们一起探索未来能源,引领绿色变革!
中大映像
|
2024-09-05
欢迎选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科学方向,拥抱新能源,共创绿色地球梦!
中大映像
|
2024-09-0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的“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理工学子与院长唐本忠院士的心灵之岸。这一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适应理工学院的生活,探寻学术之真谛,寻觅人生之方向。在这个自由交流的空间里,智慧之花绽放,思维之光熠熠生辉,不仅拉近了院长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为理工学院的发展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自2024年4月起,理工学院将“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搬到线上,让更多的学子能够参与其中,感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的独特魅力。我们期待着与每一位热爱理工、追求真理的你,共同书写青春的华章。
在理工学院一起快乐地学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院长面对面。
活动
|
2024-09-05
The 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SE) is committed to creating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and faculty members to exchange ideas and explore cutting-edge research developments in various field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arting from 2021 fall, SSE will organize the "Weekly Colloquium" series of seminars every Friday. Each week, SSE will invite our faculty members and distinguished guest speakers from outside the University to conduct academic seminars.
All students and faculty members are invited to join the weekly colloquium!
About the Colloquium
The speaker on September 6 is Prof. Jun ZHU of SSE. The following is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lloquium.
Topic: Aromaticity: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ime: 10:30-11:30 AM, September 6 (Friday)
Venue: Room 102, Teaching D
Speaker: Prof. Jun ZHU
Host: Prof. Xiaoshui PENG
Abstract
Aromaticity,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controversial…
活动
|
2024-09-05
Dear All,
You are cordially invited to the 144th seminar of Long Feng Science Forum Seminar Series. It will be delivered by Prof. Ningning DING from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at 10:30 am on September 6 (Friday). This seminar will discuss "AI-Network Systems with Strategic Agents".
Seminar Information
Time & Date: 10:30 - 11:30 AM on September 6 (Friday), Beijing Time
Venue: Room 203, Teaching Complex C
Speaker: Prof. Ningning DING,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Host: Prof. Jianwei HUA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Abstract:
In the rapidly evolving landscap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he intricate interplay of AI technology, human engagement, and networking dynamics brings forth a mosaic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complex coupling of AI and network systems is apparent in several areas. For…
文章
|
2024-09-03
近日,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公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集中接收期间共申报项目104项,获资助项目24项,获资助率23.08%,远超过全国平均资助率(11.43%)。其中,重点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资助金额达1260万元。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量和资助率均再次创下历年新高!
获批资助项目负责人名单如下:
重点项目 1项
帅志刚 教授
研究领域:理论计算化学;理论凝聚态物理;计算材料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项
王东 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计算流体力学;计算材料科学;图像处理;优化;机器学习
面上项目9项
王学锋 教授
研究领域:偏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朱军 教授
研究领域:物理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芳香性;氮气活化
钱辉环 副教授
研究领域:机器人;智能系统
许杰 副教授
研究领域:无线通信;无线能量传输;无人机通信;移动边缘计算和机器学习
柯志海 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合成化学;有机催化;点击化学;有机框架催化
刘寻 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设计
罗元 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人工智能;算法设计;智能网络;博弈论;网络经济学
王方鑫 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系统及应用;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机器学习;物联网
解碧野 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凝聚态拓扑理论;人工经典波系统;光、声拓扑材料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2项
崔冰宇 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非晶材料;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光与物质作用理论;量子测量理论;波姆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