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理工学院张瑞教授两篇论文荣获IEEE通信协会论文奖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张瑞教授的论文《Towards Smart and Reconfigurable Environment: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Aided Wireless Network》荣获2023年度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Fred Ellersick Prize,这篇获奖论文的合著者还有上海交通大学武庆庆教授。
同时,张瑞教授的另外一篇论文《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Aid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 Tutorial》荣获2023年度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Best Tutorial Paper Award, 张瑞教授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这篇获奖论文的合著者还有上海交通大学武庆庆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张硕闻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郑倍雄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学游昌盛教授。
获奖名单公示:
https://www.comsoc.org/about/awards/paper-awards/ieee-communications-society-fred-w-ellersick-prize
奖项简介
IEEE通信协会论文奖(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Paper Awards)旨在表彰通过在通信协会主办或共同主办的出版物上发表论文以推动通信技术进步的成员和个人。
The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Fred W. Ellersick Prize颁发给过去3年中在通信协会的杂志上发表的最具影响力的原创论文的作者,鼓励他们在通信领域做出的优秀成果和突出贡献。
The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Best Tutorial Paper Award颁发给在过去5年中发表在IEEE通信学会杂志或期刊上的杰出指导论文。
获奖论文简介
论文1:
Q. Wu and R. Zhang, "Towards Smart and Reconfigurable Environment: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Aided Wireless Network,"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vol. 58, no. 1, pp. 106-112, Jan. 2020.

论文介绍:
这篇论文概述了智能反射面(IRS)辅助无线通信技术,以突破传统无线信道的不可控性,构建智能可重构的无线环境。智能反射面是一种由微小的超材料元件构成的表面结构,通过给电磁单元上的可调元件施加控制信号,动态地控制这些电磁单元的电磁性质,形成幅度、相位、极化和频率可控的电磁场,进而以可编程的方式实现对空间电磁波的主动智能调控。本文首先概述了智能反射面在无线通信中的主要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的竞争优势、硬件架构以及相应的信号模型。随后,讨论了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混合无线网络(包含有源和无源组件)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本文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展示了智能反射面技术在提高无线通信网络性能方面的巨大潜力。该论文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的关注,为智能反射面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引领了智能反射面辅助无线通信成为当前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论文2:
Q. Wu, S. Zhang, B. Zheng, C. You, and R. Zhang,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Aid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 Tutorial,"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vol. 69, no. 5, pp. 3313-3351, May 2021.

论文介绍:
本文是全球第一篇全面阐述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的综述论文。将智能反射面集成到无线通信网络中,不仅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如何协同设计基站主动波束赋形和智能反射面被动波束赋形以增强通信信号或抵消干扰,如何获取大规模反射单元与其服务的基站/用户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如何在网络中最优地部署智能反射面以最大化网络容量等难点问题。本文介绍了如何从不同的通信角度解决这些问题,重点讨论了智能反射面相移优化、信道获取和部署优化,并详细阐述了智能反射面信号反射模型、信道模型、硬件架构和实际约束,以及在无线网络中的各种应用。最后,强调了未来工作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提供的深入技术讨论,大大促进和启发了未来智能反射面辅助无线通信网络的建模、分析、设计、优化研究和工程实现。
教授简介

张瑞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张教授200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7-2010年在新加坡科技局资讯通信研究院担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0至2022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讲座副教授/正教授/校长讲座教授。张教授目前是新加坡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IEEE通信学会和信号处理学会杰出讲师,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5年至今)。张教授长期专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开创性研究,研究方向集中在智能通信,无人机/卫星通信,无线信能同传,智能反射面以及可重构MIMO。他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总共发表450余篇论文,谷歌学术引用次数超过75000次(H指数超过120)。张教授在2011年获得IEEE通信学会亚太最佳青年研究学者奖,2015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青年研究学者奖,2020年获得无线通信技术委员会(WTC)表彰奖以及2021年获得IEEE通信信号处理与计算(SPCC)技术表彰奖。张教授获得14项IEEE最佳论文奖,包含IEEE马可尼无线通信论文奖(两次),IEEE通信学会海因里希·赫兹论文奖(三次),IEEE通信学会斯蒂芬·O·赖斯奖,IEEE信号处理学会最佳论文奖, IEEE通信学会亚太最佳论文奖,IEEE信号处理学会唐纳德·G·芬克综述论文奖等。张教授先后担任30余次IEEE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多个顶级期刊的特邀编委(IEEE JSTSP/JSAC)和常任编委(IEEE TWC/TSP/JSAC/TCOM/TGC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