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直博班
      • 直硕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2+2双主修
      • 教务Q&A
    • 授课型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硕士-博士
      • 物理学硕士-博士
      • 化学硕士-博士
      •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
      • 能源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硕士-博士
      •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博士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直博班
      • 直硕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2+2双主修
      • 教务Q&A
    • 授课型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硕士-博士
      • 物理学硕士-博士
      • 化学硕士-博士
      •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
      • 能源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硕士-博士
      •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博士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教育教学
  • 授课型硕士项目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直博班
    • 直硕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2+2双主修
    • 教务Q&A
  • 授课型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硕士-博士
    • 物理学硕士-博士
    • 化学硕士-博士
    •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
    • 能源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硕士-博士
    •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博士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项目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和数据科学学院共同开设。学制为两年,并提供两个细分方向供学生选择: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本项目依托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及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的优秀师资和科研力量,旨在培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尖端人才。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基本理论,并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自动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深入学习。

毕业前,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研究课题项目中,包括与海外知名大学、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提高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深造或就业做好充足准备。毕业后,学生将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专业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整个国家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助力。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项目

学位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证书

学制

全日制

学期

2年

授课语言

英文

学分要求

共36专业学分

学费

288,000元人民币

奖学金

入学奖学金

 

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学制24个月。学生需在学习周期中完成5门必修课程和7门选修课程,每门课程有3学分。修满36专业学分并符合其他毕业条件的学生会被授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证书。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项目课程设置

 

人工智能方向

机器人方向

公共必修课(9学分)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

方向必修课(6学分)

深度学习、最优化

机器人操作、机器人数学基础

选修课(21学分)

语音信息处理、人机交互、虚拟实境、强化学习、计算理论导引、并行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系统与控制、机器人设计与制造、移动机器人、软体机器人、微纳米机器人、机器人触觉导论、工程材料、云计算、随机模拟、信号处理高级专题、人工智能专题(一)、人工智能专题(二)、人工智能的安全与隐私、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库系统概论、图像处与计算机视觉、高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毕业设计(一)、高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毕业设计(二)

*注:课程安排以最终开课为准。所有中国籍学生必须修读2门国情教育课程

 

申请要求

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申请人优先考虑,欢迎跨专业报考。

 

申请人需满足下列要求:

- 毕业于认可的大学,获得学士学位,荣誉等级不低于二等;或

- 毕业于认可的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成绩不低于“B” a;或

- 等同大学本科的资历。

 

英语要求(符合以下要求之一):

- 在中国香港地区的大学取得学位b或修读并完成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学位课程;

- 在下列任一英语语言考试中取得如下要求的成绩c:

  • 托福:550(笔试)/79(机考/在家考);
  • 雅思(学术):6.5(考试中心/Online);
  • GMAT:Band 21 (Verbal)d;
  • GMAT Focus Edition: Band 78 (Verbal);

- 认可的其他等效证明(具体解释权归项目所有)。

 

备注:

a. 成绩 “B” 可参考3.0/4.0或80/100,最终以成绩单为准。

b. 基于默认中国香港地区的学位课程均以英语授课。请注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仍可要求申请人提供其他相关证明文件,以证明其英语水平符合要求。

c. 托福和雅思成绩自考试之日起两年有效。GMAT成绩自考试之日起5年内有效。

d. GMAT: Band 21(Verbal)这一最低入学要求将保留至其分数有效期结束。

 

申请材料

1. 学历证明:本科学位证、毕业证(含学信网验证报告)或在读证明。
2. 成绩单原件:需教务处或学院盖章,其中需列明全部曾修读的科目及考试成绩。如成绩单未注明均分或成绩等级,则需提供均分证明和成绩等级证明。
3. 英语能力考试成绩单原件:雅思、托福或GMAT。
4. 个人简历(英文)和个人陈述(英文,600字左右)
5. 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6. 两封推荐信(落款需含推荐人签字)
7. 其他支持性文件
如有需要,或会要求申请人提交补充资料或证明文件。

*最终解释权归数据科学学院和理工学院所有。

 

网申地址

https://pgapply.cuhk.edu.cn/

 

报名费

申请费为人民币600 元(一经缴费,不设退费)。

 

申请时间

第一轮:2024年10月1日 - 2024年11月30日

第二轮:2024年12月1日 - 2025年2月28日

第三轮:2025年3月1日 - 2025年4月30日

  

考核方式

申请人通过材料初审后,方能收到面试通知。考试相关内容将在邮件中提供。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755-84273971

咨询邮箱:mscair@cuhk.edu.cn

咨询QQ群:204310627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 2001 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远楼 417 办公室

 

关注我们
发现我们
  • 校园地图 联系方式 工作机会
探索更多
  • 招生办 教务处 学术交流处 科研处 图书馆
传媒聚焦
  • 学院新闻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