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香港中文大学特别交流学习计划
      • 双主修项目
      •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3+2直硕项目(哥大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直硕计划
      • 直博班
      • 教务Q&A
    • 理学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能源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香港中文大学特别交流学习计划
      • 双主修项目
      •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3+2直硕项目(哥大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直硕计划
      • 直博班
      • 教务Q&A
    • 理学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能源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学院资讯
  • 喜讯 | 理工学院叶靖强教授团队成果入选APS年度十大亮点

喜讯 | 理工学院叶靖强教授团队成果入选APS年度十大亮点

2024-12-24 学院新闻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叶靖强教授团队在暗物质实验中观测到中微子雾的工作被评为美国物理学会《物理》杂志2024年度十大亮点之一。

图1: 美国物理学会《物理》杂志评选的2024年度亮点工作

 

官方链接:https://physics.aps.org/articles/v17/181?utm_campaign=weekly&utm_medium=email&utm_source=emailalert

 

奖项介绍

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成立于1899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物理学专业组织。APS《物理》杂志每年遴选十项代表性研究,表彰推动物理学发展与创新的杰出成果。2024年12月16日,APS公布了本年度的十大亮点工作。

 

获奖成果介绍

图2:中微子雾被液氙探测器捕捉Figure credit: APS/Alan Stonebraker

 

这一亮点工作是今年暗物质直接探测领域的突破性成果:XENONnT和PandaX-4T实验使用液氙探测器首次探测到太阳“中微子雾”。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暗物质探测器的高灵敏度,也为探索中微子物理开辟了新的可能性。相关成果也受到《自然》杂志的关注,并以《首次看见“中微子雾”令人振奋,但对暗物质探测来说是坏消息吗?》为题进行专题报道*。

作为XENONnT国际合作组的成员,叶靖强教授担任物理分析协调人,带领中外团队解决关键分析难题,并主持举办为期两周的专题研讨会(workshop)。2024年11月7日,XENONnT和PandaX-4T两个实验的独立测量结果同时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叶教授团队在这一国际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刘可欣、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徐大成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报道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956-4

 

获奖教授简介

叶靖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2014年从浙江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并于2020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2020至2023年期间,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4年,叶教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叶教授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主要兴趣包括暗物质、中微子、轴子的直接探测,以及开发高灵敏度低本底探测器寻找上述稀有事件和新的物理现象。他目前参与XENONnT暗物质实验和RELICS中微子实验。迄今为止,叶教授已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12篇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1篇发表于《自然》,研究成果被引用超过9000次(谷歌学术)。

为进一步推动研究发展,叶靖强教授团队诚聘博士后数位,同时欢迎对暗物质与中微子直接探测实验感兴趣的本科生和硕士生攻读本组博士生。联系方式:yejingqiang@cuhk.edu.cn。

 

供稿 | 叶靖强教授团队

 

相关推荐

活动回顾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理学硕士2023级新加坡实地考察课程圆满结束

招生 |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项目
走进理工学院 | 探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关注我们
发现我们
  • 校园地图 联系方式 工作机会
探索更多
  • 招生办 教务处 学术交流处 科研处 图书馆
传媒聚焦
  • 学院新闻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