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香港中文大学特别交流学习计划
      • 双主修项目
      •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3+2直硕项目(哥大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直硕计划
      • 直博班
      • 教务Q&A
    • 理学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能源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香港中文大学特别交流学习计划
      • 双主修项目
      •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3+2直硕项目(哥大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直硕计划
      • 直博班
      • 教务Q&A
    • 理学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能源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理工学生
  • 学生成就
  • 喜讯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魏文青同学获2022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单项铜奖

喜讯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魏文青同学获2022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单项铜奖

2022-08-22 学生成就

魏文青(中)获得周炜良奖(代数、数论与组合方向)铜奖

 

 

第十三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于8月21日顺利落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二学生魏文青获得2022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周炜良奖(代数、数论与组合方向)铜奖”。

 

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学生参赛,共评选出68个奖项,其中个人单项奖56项,包括华罗庚奖(分析与偏微分方程方向)、陈省身奖(几何与拓扑方向)、周炜良奖(代数、数论与组合方向)、林家翘奖(应用与计算数学方向)、许宝騄奖(概率统计方向)、赫尔曼·外尔奖(数学物理方向),个人全能奖(丘成桐奖)5项和团体奖7项。

魏文青获得周炜良奖铜奖

 

获奖学生感言

魏文青与丘成桐院士合影

 

 本次参赛的契机是?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以下简称“丘赛”)是中国规格最高的大学生数学竞赛,是一个展现大学生数学水平的平台。我在大一时就了解到该比赛并且立志参加。丘赛总共有六个方向,我对代数与数论尤其感兴趣,所以今年参加了这个方向的比赛。

 

本次比赛有哪些收获呢?

首先,这次很荣幸获得了代数与数论方向的大奖,这既是对我数学水平的认可,也是对我刻苦学习数学之精神的肯定。其次,这次参加决赛,我见到了我的偶像丘成桐院士并与他合影。丘院士平易近人,他对我的努力表示肯定。我也认识了几位同方向的教授,和他们交流颇有收获。最后,这次得奖也鼓舞我在数学方向上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

 

对于有意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的建议是?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考察的是学生的基本功,有意参赛的同学应该熟读经典教材,掌握核心定理的证明,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学习数学时要把不同方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比如在学交换代数时要知道它在几何上的意义,在学同调代数时应当了解它在代数拓扑中的应用,在学代数数论时要多考虑整体与局部的联系。学习数学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和同学教授交流讨论。

 

还有其他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能够获得丘赛的铜奖,我想感谢许多人。首先,我想感谢爸爸妈妈和哥哥,感谢你们一直支持我学习数学!感谢数学专业的各位教授,感谢你们带我领略数学的各个领域!感谢沈教授和孙教授对我的特别关心与教导!感谢所有朋友对我的支持!我将继续在数学的各个方向上努力学习,为我校增光添彩!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S.-T. Yau College Student Mathematics Contest)于2010年由丘成桐院士发起设立。竞赛侧重从几何与拓扑,代数、数论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应用与计算数学,分析与偏微分方程5个方向全面考查学生在本科阶段的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功,2022年新增数学物理方向,按照国外一流大学的研究生资格考试标准选拔优秀数学人才,旨在激励广大学子在数学基础知识、综合能力及学术修养方面全面进步,助力中国大学数学教育发展。竞赛设立至今,累计600余所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大学12000余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比赛,获得奖励学生600余名。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在培养中国数学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发掘和选拔年轻数学人才和国内外知名大学数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相关推荐

喜讯 | 理工学院程思浩同学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类高年级)二等奖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学生赴加拿大温哥华2024国际人工智能大会并发表学术报告
喜讯 | 港中大(深圳)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硕士邓建辉、杨华华同学入选“2023福布斯中国 · 出海全球化人物Top30”榜单
关注我们
发现我们
  • 校园地图 联系方式 工作机会
探索更多
  • 招生办 教务处 学术交流处 科研处 图书馆
传媒聚焦
  • 学院新闻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