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志刚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博士(复旦大学)
硕士(暨南大学)
学士(中山大学)
帅志刚教授于1983年、1986年和1989年分别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复旦大学取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于1990-2001年在比利时University of Mons从事博士后和研究科学家工作。
2002-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实验室担任博士生导师。2008年加入清华大学化学系,2008年、2009年、2011年、2013年先后当选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2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理工学院副院长(科研)、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帅教授主要从事理论计算化学、理论凝聚态物理和计算材料研究,提出了有机和碳材料电荷传输的量子核隧穿模型,解决了有机与高分子材料中的导电机理的争端;开拓了量子化学密度矩阵重正化群计算方法,并发展了其含时演化算法处理复杂体系量子动力学;发展了有机分子聚集体和高分子电子激发态的多模耦合速率理论;根据原创的计算方法所开发了计算化学软件MOMAP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应用。
帅教授2020年、2021年、2022年均获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现任《化学学报》、Research期刊副主编,以及10多家国内国际科学期刊杂志编委或顾问编委会成员等。
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7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12年 获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科学奖,2013年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资格,201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2018年获法国化学会Prix Franco-Chinois(中-法讲座奖),2019年清华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21年获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
- “Density Matrix Renormalization Group (DMRG) Based Approaches in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Haibo Ma, Ulrich Schollwöch, Zhigang Shuai, Elsevier (Amsterdam), 2022.
- “Theory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Organic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Ed. Zhigang Shuai, Science China Press (Beijing), 2020.
- “Theory, Computation and Modeling of Nan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Eds. Zhigang Shuai and Ke Xia, Science China Press (Beijing), 2012.
- “Theory of Charge Transport in Organic Carbon Electronic Materials”, Zhigang Shuai, Linjun Wang, Chenchen Song, Springer (Heidelberg), 2012.
-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Chemistry”, Eds. Zhigang Shuai and Jiushu Shao, Science China Press (Beijing), 2008.
期刊论文:发表论文440余篇,H-因子85,全部论文列表(Researcher ID):H-5576-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