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智能领域的创新与创投实践:以全球化视角
10月9日下午三点,理工学院邀请叶伟中博士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 “智能领域的创新与创投实践:以全球化视角” 的线下讲座。此次分享是 “与行业专家面对面” 系列讲座第一讲。

个人经历介绍
叶博士自香港中文大学毕业之后,在智能机器人与智能电动车领域有过两次创业经历,推动智能研究产业化。叶博士曾与以色列、美国、中国进行风险投资,涉足多个领域,对智能,科技以及医疗领域的中早期投资有着独到见解,致力于海外科技领域风险投资与中国产业结合。


智能领域行业概况
什么是智能?用叶博士的话来说就是“learning from data”。数据无处不在,一般以图像,语音,文本的形式来呈现。因此,与数据紧密相连的人工智能也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叶博士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智能领域的行业概况。行业主要由智能领域技术公司,产业升级后的传统行业公司,智能领域应用公司构成。我们所熟悉的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都是智能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
智能领域的创新与创投
叶博士结合亲身经历,向同学们介绍了智能领域的科研创新成果与创投实践。以香港中文大学现代机器人实验室为例,叶博士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科研创新的过程。提到创投经历,叶博士指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用户体验”是智能领域的三个主要投资思路,并列举了自己在中国,以色列,美国的创投实践,强调了全球化视角的重要性。

展望行业前景
疫情使人工智能又一次被人们关注,用机器代替人类的无接触配送,人与人的在线连接都与人工智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叶博士认为,如今是科技创新与创业最好的时代,下一代超级独角兽将来自科技智能领域。
Q & A:
问:您所介绍的三个投资思路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用户体验,这三点是否有优先级?
答:没有优先级,但不同的行业侧重点不同,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对行业的理解更加重要。
问:叶博士在自主创业时是如何得到资金的?
答:在学校时,我参与过一些公益项目,积累了人脉,也结识了投资人。对于同学们来说,你们处在科技创新与创业最好的时代,不仅有许许多多的孵化器,还有学校的大力支持,只要项目足够优秀,投资人就会主动来找你。
问:以智能汽车技术为例,中美差距较大,您是否担忧所投资的中国公司会被外企打压?
答:不担心。首先,在智能汽车技术领域,海外华人的贡献很大,如今他们都陆续归国,中美技术的差距正在缩小。其次,国家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支持这些新兴领域公司的发展。
问:智能领域投资与传统领域投资有何不同?
答: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赋能传统行业,即帮助传统行业转型。因此,作为智能领域的投资人,不仅要掌握智能行业,还要熟悉传统行业。智能领域投资对投资人的要求会更高。
问:政府对智能领域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乐于向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政府对于智能领域的发展密切关注,重视行业专家的专业建议,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会使公司受益匪浅。
问:投资人如何考察项目与团队?
答:考察项目所在的市场是否真实存在;分析项目产品是否让用户真正受益;考察整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找出他们脱颖而出的原因。
问:商科背景的同学没有理工科的专业知识背景,进行智能领域的创投是否会有劣势?
答:投资人需要对行业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建议同学们毕业之后先在智能相关行业积累经历,增添必备的行业知识,对相关行业发展具备一定洞察力,再从事投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