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香港中文大学特别交流学习计划
      • 双主修项目
      •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3+2直硕项目(哥大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直硕计划
      • 直博班
      • 教务Q&A
    • 理学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能源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香港中文大学特别交流学习计划
      • 双主修项目
      •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3+2直硕项目(哥大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直硕计划
      • 直博班
      • 教务Q&A
    • 理学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能源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理工学生
  • 活动回顾 | 对话图灵奖得主John Edward Hopcroft教授:“院长面对面”特别版 & 教职工专场

活动回顾 | 对话图灵奖得主John Edward Hopcroft教授:“院长面对面”特别版 & 教职工专场

2025-05-08 学生活动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教授、理工学院的重要成员,图灵奖得主John Edward Hopcroft(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系列精彩活动。

作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泰斗,Hopcroft教授做客“大师讲堂”,以渊博的学识和数十年的科研积淀启迪师生思维;作为满怀热忱的教育家,他对话师生,以睿智洞见分享见解。从学术讲座到互动研讨,Hopcroft教授展现出世界级学者的学术造诣与教育理念,为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启发与思考。

 

一、院长面对面特别版:对话图灵奖得主,共探科研原动力

理工学院“院长面对面”活动致力于搭建学生与院长零距离交流的桥梁。4月23日晚,John Edward Hopcroft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与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院士共话学术前沿,吸引了近50名学生参与。

活动由理工学院院务主任方奕森老师主持,两位学者就“科学研究的原动力”这一主题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活动中既有对学术前沿问题的严谨剖析,展现出浓厚的学术氛围;也穿插着轻松幽默的互动,拉近了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Hopcroft教授(中)分享科研历程

 

智慧碰撞:从科研初心到AI未来

01.突破科研瓶颈的秘诀

面对同学提出的“当在未知领域开疆拓土时,如何保持探索的热情”这一问题,Hopcroft教授结合他数十年科研经历,强调了“保持好奇心”的重要性,指出这是科研道路上持之以恒的动力源泉。

 

02.跨学科融合,激发创新火花

当被问及“计算机科学与材料科学如何碰撞出创新火花”时,唐院长用聚集体科学数据库举例:聚集体科学数据库(Aggregate Science Database, ASBase)是计算机科学与材料科学深度协同的典型范例。我们以化合物光谱数据为核心搭建的智能平台,本质上是在构建两个学科的“对话桥梁”,材料科学家贡献专业知识和实验数据,计算机科学家则进行大数据处理和AI模型建立。

以前材料学家设计新分子像“拆盲盒”,全凭经验试错,费时费力合成,最后可能白忙一场。现在依托类似ASBase的智能数据库,我们通过机器学习解析平台上的数万条分子光谱数据,训练能够对化合物发光行为进行预判的模型。材料学家设计新结构时,先用这个模型筛选出高潜力方案,再针对性开展实验。这种“数据驱动研发”模式,让试错成本降低,助力新型AIE材料研发。

 

03.人工智能的下一站

对于人工智能(AI)发展趋势、产学研协同创新等前沿话题,Hopcroft教授和唐院长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与在场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了极具启发的见解。

 

Hopcroft教授与学生的互动现场

 

“热爱你所做的事,这是学习、工作和科研中最珍贵的品质!”尽管研究领域不同,Hopcroft教授和唐院长不约而同地道出了这一心得。活动中,他们妙语连珠,金句频出,风趣的谈吐和睿智的见解不断引发在场学生的笑声和掌声。

“院长面对面”活动合影

 

二、教职工专场:共探教育真谛

4月24日下午,Hopcroft教授与大学教职工们进行了深度座谈,聚焦于教育的核心议题。他强调,教师最重要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发现真正热爱的事物,这一观点引发了在场教职工的共鸣与思考。

此外,Hopcroft教授还分享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他回忆说,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普林斯顿大学结缘。这个看似不经意的选择,却成就了计算机教育领域的一段佳话。他感慨道:人生充满关键节点,有时勇敢尝试未知,会开启意想不到的精彩篇章。

Hopcroft教授与教职工合影

 

相关推荐

活动回顾 |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师生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

活动回顾 |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开放日圆满落幕
活动回顾 | 理工达人秀
关注我们
发现我们
  • 校园地图 联系方式 工作机会
探索更多
  • 招生办 教务处 学术交流处 科研处 图书馆
传媒聚焦
  • 学院新闻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