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双主修项目
      •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3+2项目(哥大精英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直硕计划
      • 直博班
      • 教务Q&A
    • 理学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能源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双主修项目
      •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3+2项目(哥大精英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直硕计划
      • 直博班
      • 教务Q&A
    • 理学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能源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理工学生
  • 活动回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师生新加坡访学之旅

活动回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师生新加坡访学之旅

2024-12-19 学生活动

跨越海洋,连接智慧。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师生代表团

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开启学术交流新篇章。

 

访学,是行走的课堂,

助力学生开阔眼界,

全方位成长。

 

访学精彩瞬间,即将呈现。

......

 

学在旅途,行在学问

01 倾听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不仅能够提升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2024年11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下文简称为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的师生代表团前往南洋理工大学(下文简称为南大),开启了一段旨在加深学术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访学之旅。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师生代表团受到了南大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热烈欢迎。南大的老师们对学校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及他们在电气与电子工程领域取得的全球领先成就的深入介绍,使代表团师生对南洋理工大学的学术环境和专业特色有了更为直观和全面的认识,为两校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大校友、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助理院长(学生事务)凌晗教授在交流会上分享了对两院合作的愿景与期待。

 

两校师生互赠了富有象征意义的礼物,这不仅是对此次交流的纪念,更是对未来合作的美好祝愿。

 

南大的老师与理工学院师生代表团合影留念。

 

02 思考

在南大的精心安排下,理工学院的师生们参与了一场充满挑战的Escape Room活动。南大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Escape Room是一种技术驱动的逃脱室游戏,它由该院的本科生创建。在这个Escape Room中,参与者需要与包含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多个物品进行互动,以获取下一个提示。这个游戏是一个高科技的逃脱室迷宫,配备了先进的技术,旨在让参与者运用他们的编码等技能。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不仅能够将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场活动不仅考验了同学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友谊。最终,通过共同努力,团队成功解开了所有谜题,体验了一次难忘的逃脱之旅,这不仅加深了师生间的友谊,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03 探索

南大的师生带领代表团师生探索校园,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独特的文化。南大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历史建筑及文化地标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校园探索,不仅让同学们对南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两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04 求知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的师生们有幸参观了南大Ang Wei Tech教授领导的机器人研究中心。Ang Wei Tech教授是生物医学应用中的机器人技术以及辅助和复健技术领域的专家。在实验室内,同学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到前沿的科研设备和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在医疗健康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潜力。

实验室的参观不仅让同学们对Ang Wei Tech教授的研究工作有了直观的认识,还激发了他们对于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兴趣。通过与实验室研究人员的互动交流,同学们对科研的过程、挑战以及可能的社会影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次实验室的参观经历,无疑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对科研工作有了更为实际的感知。

 

05 开拓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助理院长(学生事务)凌晗教授在专场宣讲会中向南大的师生们详细介绍了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的教育理念、科研成果以及校园文化,展示了理工学院的教学特色和学术成就,让南大师生们对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宣讲会结束后,双方师生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共同探讨了未来的合作机会,分享了各自的学术见解和教育经验,这不仅加深了两校之间的相互理解,也为未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场宣讲会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智慧的碰撞,为两校间的合作开启了新的可能性。

 

2024

行囊很小,快乐很满

从“访”中体会人情

从“学”中自出见解

在“行”中启发、拓展、锻炼自我

 

 

学生分享

理工学院 池子翊 2021级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这次的新加坡之旅充满了多彩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新加坡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参观南洋理工大学更是一次难忘的学术之旅。作为亚洲顶尖学府之一,他们的电子工程系以先进的研究和教育闻名。在教授分享机器人技术时,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无限潜力以及南洋理工大学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同学们热情的带领、充满趣味的交流和美丽的校园游览,更让人倍感温馨与亲切。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跨文化的友谊无疑成为了旅行中最珍贵的收获之一。

这次访学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还让我们对新加坡的文化、艺术和科技有了更深的了解。这种体验必将成为未来生活中一段难忘的回忆,也激励着我们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探索世界。

 

理工学院 黄昱文 2021级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这次新加坡访学活动是一次非常难忘的旅途,在南洋理工大学的参观活动中,最令我震撼的是学生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完整的密室逃脱游戏,富有趣味的同时更能彰显出学生们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强悍的动手能力。当天下午参观的NTU机器人研究中心也是让我大开眼界。Prof. ANG Wei Tech 详细的介绍了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例如microrobotics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biorobotics 在灾区寻人的应用。期间我也和Prof. ANG Wei Tech交流了仿生机器人这个看似科幻的话题,Prof. ANG Wei Tech也十分热情地分享他的观点和看法。他目前也在致力于开发不同的机器人来帮助病人。

 

相关推荐

活动回顾 | 对话图灵奖得主John Edward Hopcroft教授:“院长面对面”特别版 & 教职工专场

活动回顾 |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开放日圆满落幕
活动回顾 | 理工达人秀
关注我们
发现我们
  • 校园地图 联系方式 工作机会
探索更多
  • 招生办 教务处 学术交流处 科研处 图书馆
传媒聚焦
  • 学院新闻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