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香港中文大学特别交流学习计划
      • 双主修项目
      •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3+2直硕项目(哥大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直硕计划
      • 直博班
      • 教务Q&A
    • 理学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能源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香港中文大学特别交流学习计划
      • 双主修项目
      •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3+2直硕项目(哥大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直硕计划
      • 直博班
      • 教务Q&A
    • 理学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能源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学院资讯
  • 喜讯 | 理工学院刘杨教授、博士生刘昱昊荣获中国运筹学会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分会青年学者最佳论文奖

喜讯 | 理工学院刘杨教授、博士生刘昱昊荣获中国运筹学会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分会青年学者最佳论文奖

2024-11-29 学院新闻

11月9日至11日,中国运筹学会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在广州成功举办。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刘杨助理教授的论文“Convolution Bounds on Quantile Aggregation”荣获青年学者最佳论文一等奖,2021级博士生刘昱昊的论文“Pricing American Parisian Options under General Time-Inhomogeneous Markov Models”荣获青年学者最佳论文二等奖。本届年会共有4篇学术论文获最佳论文奖。

获奖证书

 

获奖证书

 

中国运筹学会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分会旨在为推动运筹学理论、方法与金融理论、实际问题相结合搭建平台,促进学术界以及金融业界的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金融工程和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届年会以“数智时代的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为主题,深入探讨和交流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金融工程和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最新进展、挑战与机遇。

自2018年起,中国运筹学会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分会设置“青年学者最佳论文”奖项,旨在鼓励年轻学者从事运筹学在金融领域的创新性研究。

源于:中国运筹学会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https://www.gduf.edu.cn/info/1036/12946.htm

 

获奖论文介绍

论文题目:Convolution Bounds on Quantile Aggregation

该论文研究了相依关系不确定的分位数聚合问题。该问题在概率论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称为Fréchet问题),在金融、风险管理、统计和运筹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该问题对应的极端情形分位数聚合值不存在一般边缘分布情形的解析表达式。本文通过风险度量的下卷积不等式,建立了新的分位数聚合的解析界—卷积界,为该问题提供统一的解析近似公式。本文进一步证明了在很多情况下卷积界的可达性,为分位数聚合问题提供了当前最佳的解析结果。卷积界还有很多其他优势:导出加和随机变量分布的界、推断极端情形相依结构、可解析处理、计算便利且准确等。本文讨论了卷积界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如金融的稳健投资组合优化、经济的匹配问题、统计的多重假设检验和运筹学的调度问题。本文发表于运筹学旗舰刊物Operations Research。

该论文由刘杨与斯坦福大学教授Jose Blanchet、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Henry Lam、滑铁卢大学教授Ruodu Wang共同完成。论文作者按照姓氏字母顺序排列,刘杨教授同时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287/opre.2021.0765

 

论文题目:Pricing American Parisian Options under General Time-Inhomogeneous Markov Models

该论文针对不同种类的美式巴黎期权(向下敲入/敲出,永久/有期限)提出了通用的基于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CTMC)近似的定价方法。这个方法适用于通用的回报函数以及通用的一维非时齐马尔可夫模型。对于向下敲入美式巴黎期权,基于巴黎停时,论文首先把问题变成求解不同到期日的普通美式期权价格的问题;接着求解与巴黎停时相关的分布函数;最后结合上述结果得到向下敲入美式巴黎期权的CTMC近似的价格。上述的过程可以通过CTMC近似去计算所需的数值。对于永久向下敲入美式巴黎期权,论文考虑时齐马尔可夫模型,因此计算成本可以被大幅度简化。对于向下敲出美式巴黎期权,定价过程比向下敲入美式巴黎期权更加复杂。在这里论文增加了新的状态记录资产价格持续低于障碍的时间,通过使用合适的数值方法,递归求解一系列的变分不等式得到向下敲出美式巴黎期权的CTMC近似的价格。论文也证明了CTMC近似算法在所有四种美式巴黎期权以及一般非时齐马尔可夫模型下的收敛性,并通过数值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

该论文由刘昱昊与南京大学副教授杨念、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张功球共同完成。张功球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获奖人简介

刘杨博士目前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他分别于2016年和2021年获得清华大学数学学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在滑铁卢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金融数学、运筹学、应用概率、强化学习。刘杨博士致力于研究金融和保险领域中的随机复杂系统与结构、强化学习方法在金融领域的数学建模与应用,具体包括非凹效用投资组合优化、稳健风险聚合与风险度量、强化学习智能体的决策建模与优化等。研究成果发表于领域内著名学术期刊,如Operations Research、Mathematical Finance、Finance and Stochastics、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等。他曾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荣誉和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刘昱昊目前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2021级博士生。他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获得深圳大学经济学学士、数学学士以及牛津大学数学与计算金融硕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聚焦于金融数学和深度学习,具体包括金融衍生品定价,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等。

 

供稿 | 刘杨教授团队

 

相关推荐

活动回顾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理学硕士2023级新加坡实地考察课程圆满结束

招生 |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项目
走进理工学院 | 探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关注我们
发现我们
  • 校园地图 联系方式 工作机会
探索更多
  • 招生办 教务处 学术交流处 科研处 图书馆
传媒聚焦
  • 学院新闻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