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香港中文大学特别交流学习计划
      • 双主修项目
      •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3+2直硕项目(哥大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直硕计划
      • 直博班
      • 教务Q&A
    • 理学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能源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手册
    • 学院视频
    • 联系我们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简报
    • “师说”教授专访
    • 最新公告
  • 教育教学
    • 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香港中文大学特别交流学习计划
      • 双主修项目
      •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3+2直硕项目(哥大班)
      • 本硕连读精英班(翔龙鸣凤班)
      • 直硕计划
      • 直博班
      • 教务Q&A
    • 理学硕士项目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兼读制)
    • 研究型硕博项目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能源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学术科研
    • 科研领域
    • 实验室
    • 科研速递
    • 学术活动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
    • 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
  • 理工学生
    • 学生活动
    • 学生成就
    • 学生风采
    • 学生社团
    • 创新作坊
      • 关于我们
      • 设备列表
      • 创意点子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职业手册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交流交换项目
      • 联合培养项目
    • 升学与就业活动
      • 最新动态
      • 行业分享
      • 求职工作坊
      • 升学工作坊
    • 升学就业咨询平台
    • 校友录
  • 人才招聘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理工学生
  • 学生风采
  • 人生不设限·毕业季 | 李博涵:自由探索,成就自我

人生不设限·毕业季 | 李博涵:自由探索,成就自我

2024-07-23 学子风采

我们看不见时间,但可以看见时间的力量。理工学院的莘莘学子心怀“格物明理,致知精工”这一学院精神,已经或即将在各领域大放异彩。理工学院特推出“人生不设限”毕业季系列专访,对学院毕业生进行访谈,请他们分享自己在理工学院的学习与生活,讲述自己在迎接挑战与克服困难后的成长。本期专访邀请到2024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李博涵同学来分享他的经历与成长。

 

李博涵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2024届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毕业生

即将前往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深造

 

01.大学四年有那些成长和收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同学们营造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同学们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断探索和试错,并逐步明确了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方向。在朝着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除了知识的不断积累,我的自学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也获得了提升。同时,我还充分利用大学提供的各种机会,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的实习和实操项目深入了解行业现状,并将知识学以致用。

李博涵参加投资启蒙社团面试

 

02.你为什么选择理工学院以及目前的专业?

自高中时期起,我就对金融市场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量化金融及其相关领域,我发自内心地认为将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的知识应用于解决金融问题是一件很酷的事情。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探索,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其内在的规律并控制风险。更重要的是,建模和自动化交易可以有效地减少交易员在交易过程中的不理智行为和人性因素导致的人为误差。这一切共同指引我选择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并努力提升自己。

 

03.在大学期间有哪些特别的经历想要分享?这些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

作为2020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我想疫情防控期间的经历是最独特且令我难忘的。我有幸见证了抗疫志愿者们的众志成城,也感动于同学们团结一致、坚韧不拔的精神。虽然同学们因为疫情可能错过了很多如海外交流和校外实习的机会,但这反而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04.大学四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

上大学意味着进入了一个高度自由的环境,对于刚刚脱离了高中机械式学习模式的我来说,如何做好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是我最大的挑战。幸运的是,我成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并阶段性为自己设定长期和短期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我尝试提升自己多任务管理的能力,并且重视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有效计划和高效执行是我应对挑战的关键。

 

05.在学校、学院的四年中最特别的回忆

还记得大一暑假时我第一次实习,是在一家证券公司。那时,懵懂的我站在象牙塔和社会的交界不知所措,经常因为不熟悉工作而犯错。后来在同事和leader(领导)的帮助下,我逐渐敢于向专业人士学习和请教,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回想起那段经历,虽然仍有些心惊胆战,但它无疑为我后续的实习和学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博涵参加思廷书院篮球队

 

李博涵旅游纪念照

 

06.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虽然选择不一定比努力更重要,但是我依旧认为大学四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热爱。请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珍惜大学期间的自由环境和试错机会,这样或许可以事半功倍。

 

07.毕业留言:对学校、学院或任何你想要分享的人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是你们共同组成我本科四年最美好的回忆。书之有尽,致谢难穷,只愿我们万事胜意,顶峰相见!毕业快乐,感谢相遇,我们后会有期!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旷野不设限,活法不设限。我们的人生需要机遇、需要时间,但更需要的是那份坚持,那份热爱,加油吧同学们。祝各位毕业生毕业快乐,梦想成真,永远赤诚,在未来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相关推荐

人生不设限·毕业季 | 王丁扬:热爱是青春的长明灯火

人生不设限·毕业季 | 朱新源:试错铺路,探索成光
人生不设限·毕业季 | 谢子钰:在人潮与心潮之间锚定自我刻度
关注我们
发现我们
  • 校园地图 联系方式 工作机会
探索更多
  • 招生办 教务处 学术交流处 科研处 图书馆
传媒聚焦
  • 学院新闻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