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之先进电池材料研讨会
2024年3月17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和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共同主办的翔龙鸣凤科学论坛之先进电池材料研讨会圆满落幕。
为期一天半的论坛中,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深圳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全国各地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先进电池材料”这一主题,对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发展动态等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会议内容涵盖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无孔隔膜、碳点基储能材料、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多个研究方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 李学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李学金在会议上致辞,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到港中大(深圳)进行学术交流,并向各位嘉宾介绍了港中大(深圳)的发展历程。李校长表示,新能源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希望各位专家能在本次研讨会中深入交流、共谋发展,为新能源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 唐本忠院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院士现场问候了到场的嘉宾,热烈欢迎各地专家能够聚集在此,分享知识、交流思想、促进合作,共同助力先进电池材料领域未来的发展。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 任祥忠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任祥忠院长向各位专家、来宾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任院长表示,希望通过学术论坛的方式,强化院校间学术交流,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新能源产业发展。
论坛回顾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李泓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泓研究员带来了主题为“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的报告。李泓老师对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电池研发历程、电池基础研究及产业化历程作了简单回顾,指出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是电池开发的核心长期目标,并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固态电池方向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南京大学 周豪慎教授
南京大学周豪慎教授带来了主题为“开发高比能和高安全的锂二次电池”的报告。周教授向我们介绍了高比能二次电池的设计以及新型固体电解质的研究。其团队通过氧阴离子氧化还原和硫阴离子氧化还原成功设计了高比能二次电池并通过溶剂化结构调控成功制备了新型固体电解质。
厦门大学 杨勇教授
厦门大学杨勇教授带来了主题为“固态电池电极/电解质固-固界面的演变及其调控”的报告。杨教授主要从电化学机制、界面及表征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其团队在固态电池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复合电解质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清华大学 何向明教授
清华大学何向明教授带来了主题为“LiMPO4(M=Fe,Mn,Co,Ni)正极材料的发展过程”的报告。何教授对磷酸铁锂材料的发展做了简单回顾,并主要介绍其团队对于磷酸铁锰锂材料的系统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温珍海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温珍海研究员带来了主题为“多离子载流子混合电池”的报告。温老师主要介绍了其团队关于多离子载流子混合电池的研究进展。团队通过构建氢离子为阴极和氢氧根离子为阳极载流子的酸/碱双电解液的混合电化学能源体系,可显著提高相关电化学能源器件的性能。此外,还介绍了三代混合酸/碱电化学节电制氢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吴忠帅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忠帅研究员带来了主题为“高电压钴酸锂结构稳定机制与界面化学”的报告。吴老师介绍了其团队通过掺杂+包覆对高电压钴酸锂进行改性以及与其匹配高压电解液的开发,研究内容包括高压钴酸锂正极材料调控、电极/电解液界面化学和固态电池界面化学等。
中南大学 纪效波教授
中南大学纪效波教授带来了主题为“碳点基储能材料”的报告。纪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碳点新材料的设计、调控和功能应用。提出碳点作为碳纳米管、石墨烯之后的又一明星材料,未来有望应用在能源、催化、环境和医药等多个领域。
东南大学 吴宇平教授
东南大学吴宇平教授带来了主题为“采用无孔隔膜解决锂电池自燃难题”的报告。吴教授给我们介绍了隔膜的发展历程,开发的四代隔膜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并指出具有更高安全性的新型隔膜将在未来高能量密度储能设备市场占主导地位。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刘兆平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刘兆平研究员带来了主题为“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多角度研究”的报告。刘老师回顾了团队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基础研究的历程,介绍了团队有关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和产业化推进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 杨晓伟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杨晓伟教授带来了主题为“长循环多价金属离子电池研究”的报告。杨教授主要介绍了其团队在镁电池方向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构筑界面分离膜、动态界面亲镁配位层和构筑电子绝缘的界面分离膜等方面获得低成本、高比能和长寿命的二次电池。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张明建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张明建教授带来了主题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缺陷调控”的报告。张教授主要对高镍三元体系、钴酸锂体系、富锂锰基体系和尖晶石体系等不同正极材料进行研究,通过合成过程调控微结构来获得电化学性能的提升。此外还介绍了关于电解液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
深圳大学 胡江涛教授
深圳大学胡江涛教授带来了主题为“高镍三元正极在不同研究尺度下的性能影响机制”的报告。胡教授围绕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从材料结构、电极结构及电池结构的三个层面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全面研究。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康飞宇教授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康飞宇教授带来了主题为“本征安全电池的研发进展”的报告。康教授主要介绍了团队关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发明了高性能锌离子电池,实现了锌离子电池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推进。
北京大学 夏定国教授
北京大学夏定国教授带来了主题为“正极材料:拓朴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报告。夏教授主要介绍了团队关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提出通过合适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设计可以获得更高能量密度的富锂正极材料。
南开大学 李福军教授
南开大学李福军教授带来了主题为“钠离子电池正极相变调控及全电池研究”的报告。李教授团队主要围绕反应机制、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软包电池等开展系统研究。提出了通过局域微环境调控、界面结构优化和稳态固溶相转变等提高钠离子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郭玉国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郭玉国研究员带来了主题为“电化学储能技术及其关键材料”的报告。郭老师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高效储能和先进电池,主要介绍了在高镍三元材料、有机复合固体电解质和钠离子电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致力于开发材料、新体系、新技术。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贺艳兵教授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贺艳兵教授带来了主题为“固态电池离子输运通量提升策略”的报告。贺教授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在固态电池的研究进展,从构建固态电池体系高效“界面耦合、界面传输、界面反应” 出发,提出了高通量高稳定离子输运网络系列构建策略。